在过去,森林防灭火工作很大程度依赖护林员“脚板巡山”。护林员每日穿梭于山林间,双眼观察是否有火灾隐患、违规用火行为。但这种方式效率较低,受地形、天气影响大。山区地势复杂,偏远区域难以到达,遇恶劣天气,如暴雨、大雾,巡护工作更是艰难,且人力有限,难以做到全方位、实时监测,火灾隐患易被遗漏。
随着科技发展,森林火险监测站从 “脚板巡山” 迈向 “云端守望”,开启森林防灭火新篇章。多地建设森林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,依托先进的物联网、智能传感技术,成为森林防灭火的“智慧大脑”。这些监测站能实时收集森林生态系统各类参数,涵盖气象参数,像气温、湿度、风速、太阳辐射,以及森林环境因子,如土壤温度、土壤湿度等。通过分析这些数据,为森林防火提供科学依据,让火险预警从以往依赖经验、“猜测”,转变为精准“测量”。
多地布设数百个森林草原火险因子综合监测站,实现中火险和高火险区县的重要林区、草原全覆盖。通过公网和卫星,监测数据实时回传系统,自动生成火险分析报告,相较于以往仅靠气象监测数据预警,手段更多元,对林区植被变化关注更密切。
除火险因子监测站,多地在重点森林防火区新建上千处高点视频监控,该系统具备 AI 分析功能,可通过视频画面和红外热成像实时监测。一旦发现疑似森林火情,自动报警,值班人员能及时排查隐患,极大提高火情发现效率,让森林防灭火工作从 “人防” 迈向 “技防”。
无人机的加入更是提升了监测效能。部分区域的无人机巡护系统自启动以来,成功拦截多起违规用火事件,缩短应急响应时间,巡查效率较人力提升 2 倍。白天,无人机靠厘米级定位精准锁定火源,追踪违规用火者;夜间,透过热成像捕捉 70℃以上高温危险区。搭载智能语音系统,还能在重点区域循环播放防火提示,强化防火宣传效果。
多种科技手段相互配合,构建起 “天、空、地、网” 多位一体的森防监测体系,筑起坚固的森林防灭火智慧防线。未来,随着科技不断进步,森林火险监测站将持续升级,为守护森林资源、维护生态安全发挥更大作用 。
推荐阅读:自动小型气象站,免费云平台,推荐!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sqqx.net/jishu/30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