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农业中,农民常 “靠天吃饭”,气象灾害易造成损失。农业综合气象监测站的出现,让农作物吃上“数字定心丸”。
这类监测站功能强大,能实时精准监测气温、湿度、风速等气象要素,通过数据分析提前预判极端天气,为农户留足应对时间。如今,智能气象观测站已在多个农业园区“安家”,24 小时在岗的“农田气象管家”,为柑橘、稻虾等特色产业护航,推动传统农业迈向“智慧”。
它还能监测土壤状况,土壤传感器采集温湿度、pH 值等数据,反映土壤肥力。依据作物需求,结合墒情生成灌溉施肥建议,联动设备精准补水,给出配方方案,既保障生长又避免浪费。
借助视频监控与图像识别,定期拍摄长势,分析叶片、茎秆等特征,结合气象和土壤数据评估健康度,识别病虫害或营养缺乏早期症状,通过APP推送预警,指导农户及时干预。柑橘园里的智能观测站,实时传输数据,专家分析后将“管护指南” 发至果农,指导精准作业,助力产业提质。
面对气象灾害,监测站联动预警信息制定预案。干旱时调整灌溉,霜冻前启动防寒措施。稻虾田里的农气站,监测空气和土壤数据,为各类作物提供针对性服务,数据异常时及时通知农户,助其提前做好病虫害预防等工作,为丰产筑牢基础。
水果产区果农依数据规划农事,实现产量品质双丰收;粮食产区农户科学灌溉施肥,提高产量、降低成本。
随着现代农业发展,气象与环境因素影响愈发关键。当前通过气象站数据、预报和调研分析,为产业提供服务。未来将开发智能管理平台,打造一体化体系,提供预警和应对措施,开展科普。
文章地址:http://www.sqqx.net/jishu/31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