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周期影响很大,农业气象站通过对多项气象要素和环境参数的精准监测,为农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撑。
温度监测包括空气与土壤温度。空气温度影响农作物生理活动,高温使作物呼吸加快,养分消耗加剧,生长受抑制;低温则易致冻害。土壤温度影响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,多数作物种子适宜发芽的土壤温度为15-25℃。
湿度方面,空气湿度以相对湿度衡量,影响作物蒸腾和病虫害滋生。高湿度易引发病虫害,如黄瓜霜霉病在湿度超85%时易爆发;低湿度使作物失水萎蔫。土壤湿度是作物水分直接来源,影响水分摄取和土壤养分有效性,干旱时作物因缺水生长受阻。
光照监测包括光照强度与日照时长。光照强度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,不同作物需求各异,喜光作物如向日葵需充足光照高产。日照时长决定作物生长周期,短日照作物水稻在日照缩短到一定程度才进入生殖生长、开花结果。
风速风向、降雨量和大气压力也在监测范围内。强风会致作物倒伏折断,风向可助判断病虫害传播方向。适量降雨利于作物生长,过多引发洪涝,过少导致干旱。大气压力变化预示天气转变,气压降低常意味着降雨将至,便于安排农事。
农业气象站还监测二氧化碳浓度,其是光合作用关键原料,调控浓度可提高作物产量,如温室中增浓能使蔬菜增产。部分气象站结合环境因素和病虫害规律,预测病虫害趋势,像温湿度适宜时小麦锈病易爆发,可提前防治。农业气象站全方位监测,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推荐阅读:农业气象站设备生产商推荐
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sqqx.net/jishu/29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