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同的农作物在生长的各个阶段,对气象条件有不同的敏感度和需求。水稻为例,在分蘖期,它对温度、湿度以及光照时长都有特定要求。智能农业气象站多参数定制,可精准配置温度、湿度、光照强度、风速风向、降雨量等传感器。
中国地域辽阔,从南方的热带农业到北方的寒温带农业,从东部的湿润农耕区到西部的干旱灌溉农业区,气候条件和种植类型差异巨大。多参数定制使得智能农业气象站能够因地制宜。
在西北干旱地区,农业生产对土壤墒情和蒸发量极为关注,气象站可定制添加土壤水分传感器以及蒸发量传感器;而在沿海地区,台风等极端天气频发,便可以着重加强风速风向传感器的配置,提升对大风天气的监测能力,满足不同地区、不同作物类型的多样化监测需求。
农业生产并非受单一气象因素影响,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。智能农业气象站定制的多个参数所采集的数据,可通过系统进行深度关联分析。例如,当监测到高温(>35℃)、低湿(<40% RH)、强风(>8m/s)同时出现时,系统能自动发出高温干旱预警,并结合土壤墒情数据,推荐精准灌溉方案;在病虫害防治方面,当风向与蚜虫迁飞方向吻合,且温度湿度满足其繁殖条件时,系统及时推送防治建议。这种多参数融合分析,为农户提供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的决策依据,助力农业生产从 “经验驱动” 向 “数据驱动” 转型 ,最终实现农作物产量增加、品质提升,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。
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sqqx.net/jishu/30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