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NSS位移监测站的兴起,主要源于人类对自然灾害、工程安全日益增长的管理和预警需求。
滑坡、崩塌、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往往伴随着地表缓慢或加速的位移。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(如全站仪)效率低、风险高、难以实现全天候监测。若能高精度、实时地捕捉到这些毫米级甚至厘米级的位移变化,就能为灾害预警和人员疏散赢得宝贵时间。
尤其是矿山、边坡、尾矿库这些地区,露天矿山的边坡稳定性、尾矿库坝体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生命财产安全。GNSS监测可以7x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这些高风险区域。
那么GNSS位移监测站是什么?
这是一套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(包括中国的北斗BDS、美国的GPS、俄罗斯的GLONASS、欧盟的Galileo等)进行高精度差分定位,通过持续测量测站自身的三维坐标(平面X, Y和高程Z)变化,来实现对地表或结构物位移、沉降、倾斜等形变进行自动化、全天候、实时监测的系统。
由三部分组成:监测站(野外设备)、数据传输网络、监控中心(软件平台)。
它采用差分定位技术,在稳定区域设置一个基准站,将其已知精确坐标与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比较,计算出误差修正量,然后发给监测站进行修正,从而消除公共误差(卫星钟差、轨道误差、大气延迟等),实现毫米级精度。
平台将解算出的坐标变化以图表、曲线等形式可视化展示。平台会设置多级报警阈值(如注意、警示、警报),一旦位移量或位移速率超过阈值,立即通过短信、声音、邮件等方式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。
技术优势:
全天候作业,不受天气(雨、雪、雾)影响,24小时不间断监测。
全自动运行,实现真正的实时监控和即时预警。
获取平面位移和高程沉降数据,信息全面。
借助现代通信技术,监控中心可远离现场,实现无人值守。
只要天线能接收到足够多的卫星信号即可,对地形条件要求比光学仪器低。
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sqqx.net/jishu/3150.html